2019年12月4日,上海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施炎平在综合楼D211做了题为“《周易》天人之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的精彩讲座。讲座由上海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张荣明教授主持。聆听讲座的有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和教师近百人。
施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正是《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首列“三才之道”以确立“人道”观念,提供了中国人的人文意识、人道观念的源头和立论。被后世视作“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始终贯穿了“天人之际”的探讨,而且突出“相参”观念,思考天人关系的辩证,其探索思路和思维方式,被清代《四库全书》编修们十分贴切地归结为“推天道以明人事”。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周易》思想的中心和主旨可以称为“天人之学”。
接着,施教授从《周易》中提出的“人文化成”来阐释文化,认为文化的实质内涵是“人文”,功能在教化。而中国文化体现在三重结构关系中。一是从天文与人文的关系上讲,中华文化的发生,完全排除了上帝创世的考量,也摒弃了神意的支配,强调人文人事活动是在与宇宙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展开的,而且据于天地之道,才能推测、体悟出人道。二是从文与质的关系上来看,所谓有文化、重人文,首先在于人内涵的本质、实在,然后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有礼节仪式、言行举措适当,是有素养。两者适度互补,相得益彰。三是从文化与武力的关系来看,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独、孤独存在的,而是在文化与武功、威权与德行的对应关系中得以呈现的。就此三点,足可印证中华文化本身和人文意识、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也充分说明,中国人恰恰是在精神价值、人文观念的层面上形成文化概念,解读文化一说的。
施教授指出,我们今天的大学生仍然能够从《周易》的天人之学中受到启发,通过对优秀文化经典的学习、体悟和践行,培育自己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富有人文精神内涵的大写的人。
在答问环节,施炎平教授和张荣明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人文、人性方面的问题给予了精彩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