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十讲”第五期第二讲“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及其当代价值”举行

发布者:沪江学院发布时间:2021-03-11浏览次数:217

  310日,沪江学院举行“中外文化十讲”第五期讲座式课程第二讲“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及其当代价值”。胡亦名老师主持,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徐洪兴教授为一百五十余名本科生作了精彩讲座。

  徐洪兴教授的讲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展开,他认为这一理念彰显了中国智慧的理念和方案: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天下”观念及“和谐”理念。徐教授以顾炎武的“天下”观作开篇导言,指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讨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亡国”和“亡天下”的两种观点,并对现场同学们提出问题:“这两者的差别在哪里?”随后徐教授补充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后来也演变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梁启超提出的口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徐教授在讲座中强调,“天下”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价值观。《礼记·礼运》开篇就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而“天下”是个典型的中国概念,现在这个概念转换成了另一个概念叫“世界”。世界本不是一个中国的传统概念,而是出脱于印度佛教《楞严经》。在中国古代,“天下”才是我们讲的“世界”的概念。它既可指中国与四方合一的世界,也可指人文与自然交会的空间;既可以是“巡狩所及,声教所被”的“五服之内”,也可以是“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的“普天之下”。在古人那里,“天下”不仅是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与“国”相对的价值体,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秩序,是现实的以“国”为基本形态的政治秩序的合法性的最后依据。

 徐教授指出进入近代,中国经历了“天下”缩变为“民族国家”的痛苦历程。可“民族国家”只是一个西方近代以来“国际法”的概念,以表示国家的内外主权,在学理上它并不高于国家理论,更没有任何高于国家的理想和价值观。因此,尽管中国人被迫接受了这个概念,但“天下大同”(康有为)、“天下为公”(孙中山)、“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毛泽东),仍然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先进的中国人不懈追求的理想信念。对世界负责任,而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国家负责任,这不仅是中国哲学的视野,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最后徐教授表示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中国的“天下”观念即使在今天也有其世界性的意义。从顾炎武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价值理念中,认识到把自己个体的责任与群体的责任、人类的责任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