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我院主办的名师讲堂——“中外文化十讲”第五期讲座式课程的第九讲在校本部第一教学楼的400号教室如期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樊小玲为在场一百五十余名本科生带来了第九场题为“外国人是从哪些渠道认识‘中国’的”的精彩讲座。
樊教授指出国外公众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渠道并不单一,而是由不同的公共空间组成。她通过对近二十年间学术刊物的大数据归纳发现,国外公众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文学、传播和教育这三大公共空间。
国外公众首先通过文学公共空间了解中国:伏尔泰《中国孤儿》、戈德史密斯《世界公民》、迪金森《约翰中国佬》等脍炙人口的文学读本,传播了中国早期的形象。在这些文学读本里,中国最大的特点在于“想象”,即描述与现实的中国并不一定相符。
其次国外公众通过传播公共空间的渠道了解中国,特别是借助路透社、法新社这些早期的大众传媒。随着这些私人属性的大众传媒转化为公有属性后,国外对中国的舆论导向呈现出了“被操控”的特质,“中国阴谋论”、“中国负责论”等甚嚣尘上,“中国形象”被冠以刻板的话语方式和妖魔化形象。不过,20世纪互联网的普及催化了大众意愿的涌现,之前国外政治权威所主导的“主—客”宣传模式开始出现崩解,“中国形象”得以拨乱反正。国外民众对中国的关注从政治上转移到了生活上:在海外最大问答信息平台Quqra上中国是除美国之外最受关注的国家,关于中国的提问仅次于美国的170万,两倍于第三名的德国。
最后国外公众也通过教育公共空间的渠道了解中国,人们作为学生来到学校,“中国形象”经过筛选、重说再现后,变为教育话语出现在课本之中。在重要次序上,教育公共空间的“中国形象”从根本上影响着其他两个公共空间中的“中国形象”。在课程的尾声,樊教授对学生们“不同地方的教育资源如何平衡”、“如何进行教育反思”等问题进行了自己的解答。
通过本次讲座,学生们明白了只有清楚别人是如何了解我们的,我们才能更有效的与人沟通,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们是离不开彼此的“命运共同体”,讲座在热烈掌的声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