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十讲第六讲“中国古代的自然美学”举行

发布者:沪江学院发布时间:2023-10-26浏览次数:243


1025日晚,由沪江学院主办的高水平文化通识讲座式课程“美育十讲”第六讲《中国古代的自然美学》在一教400举行,本次讲座是同济大学刘强教授继《中国古代的人物美学》之后,为“美育十讲”量身定制的第二场讲座,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150名学生聆听了刘老师的精彩演讲。



刘强教授指出,“自然”这一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不同内涵与外延。西方更偏重在“自然”的物质性质和物理特点,故长于自然科学之研究,至文艺复兴时期才有成熟的自然美学,风景画应运而生。中国文化对自然美的发现则远早于西方,在先秦的《诗经》《楚辞》及诸子著作中对山水自然的欣赏和赞叹俯拾皆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自然美学体系。


与西方艺术美学的“模仿说” 不同,中国古典诗学的 “物感说” 以“比德”“比兴”为基点,不仅融摄了“物我”与“天人”关系,而且将“人”置于与天地万物乃至鬼神交感的中心位置,从而彰显了人作为“三才”之一的主动性、高贵性和自由度。在这一种诗歌发生论中,“人”和“物”都是可以作为被“兴”的生命对象,都是诗歌的生机勃勃的触媒。前者,导致了中国人物美学的完型,后者,则催生了一整套山水自然美学的发育和成熟。



刘老师受钱钟书先生“人化文评”说的启发,提出了“物化文评”的观点。刘老师说,以儒家为中心的古典美学,最初是以伦理为中心,“文质”说的提出,标志着儒家美学伦理建构的完成,而“华实”这一范畴的出现,标志着自然审美转换的完型。而在具体的人物品藻中,“物化人评”和“人化自然”又为象喻批评与物化文评铺平了道路。

刘老师指出,当自然与人的深情融为一体,山水和万物便都是人的“移情”对象,自然因此是人化的、意境化的、情感化的自然。山水美学的兴起使山水诗、山水画成为中国艺术的一大宗,长盛不衰,这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物我齐一思想的伟大成果,值得致意再三。

上理学子与刘强教授积极互动,在问答环节,有同学提出了在人工智能盛行的情况下人的主体性何以体现的问题,刘强教授作为人文学者给出了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解答,刘老师希望大家冲破信息茧房,求诸内心的平静,充分认识自己,按下快捷功利的暂停键,不要被外物支配而丧失自由。刘老师说,我们应该警惕科技主义,它有可能是潘多拉的魔盒,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应当发扬道德伦理和审美精神,做到“物物而物于物”,亲近人文艺术,找回作为人的主体性,才应该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