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王维的相似与不似 ——上海文史馆馆员曹旭教授做客沪江学院“中外文化十讲”

发布者:沪江学院发布时间:2024-11-16浏览次数:10


11151800在第一教学楼450教室,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曹旭作为“中外文化十讲”第八讲主讲人,与师生共话“陶渊明与王维的相似与不似”。讲座吸引了全校150余名师生参加。

此次再赴沪江学院之约,曹旭教授自称“欣然前往”,因其岳母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沪江大学”,如今作为晚辈登上百年校园的讲台,谈诗论道,自是一种遥远的纪念和传承。曹教授娓娓道来的家族史使上理校史鲜活起来,此刻教室里书声朗朗,便是一场跨越百年的文脉接续。

讲座伊始,曹旭教授风趣地以唐诗和六朝诗的关系引入讲座主题:如果说唐诗是一场盛宴,这场盛宴仅有李白、杜甫等大厨师并不能烹饪出来,还需要六朝诗人提供的菜谱和经验;正如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然而山水诗上承谢灵运,田园诗则上承自陶渊明。陶渊明尚不知350年后会诞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王维却对陶渊明非常了解。如果我们让两位诗人谈一谈,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曹教授戏剧化的开篇,瞬间将在场师生带入到两位诗人隔空对话的想象中,妙趣横生又兴味无穷。

随即,曹旭教授随手拈出陶渊明在唐代的诸多“粉丝”,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他假众诗人之笔勾画出陶渊明在唐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而王维正是唐代“陶粉”中的一位,他仰慕陶渊明,曾作诗表达自己想要“狂歌五柳前“(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而他与陶渊明又有诸多相似之处:在人生经历方面,两人都做官、隐居、写诗;在诗风上,清人沈德潜认为王维得陶渊明之“清腴”(见沈德潜《说诗晬语》)。这些都构成了二者比较的基础。在曹旭教授的引领下,同学们借由诗文穿越到两位诗人的生活的世界中,细致考查他们的差异,比弹琴、比喝酒,比亦隐亦归的深意,比写诗作文……两人的差异也逐渐显豁。王维与陶渊明的“不似”之处,不仅仅在于隐居的条件、金钱的多寡、也不仅仅在于诗歌风格的不同,更在于思想的“不似”——“不忍”与“忍”。陶渊明的思想基础是“不忍”,“少无适俗韵”,坚持读书人的精神定力;王维在《与魏居士书》中则批评陶渊明的这种“不忍”是“一惭之不忍”,而“终身之”惭“,主张该“忍”要“忍”。幸运的是,王维的“忍”和陶渊明的“不忍“,都使他们对社会作了以退为进的反弹——隐居在乡间和别墅,拥有了创作的时间和空间,并最终成为两位顶级的诗人。

近两个半小时时空交错的文学逆旅中,曹旭教授带领同学们一起诵诗赏文,清音绕梁,陶渊明、王维两位诗人不觉间已变得亲切可感,与同学们精神相通。今夜的百年沪江,依旧弦歌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