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我院教学团队负责人杨惠玲教授受邀赴现场作了主题为《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做好上海对口援建工作》的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从民族工作与援边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要精神;未来对口援边工作的思考等三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市政府合作交流办领导;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机关党员干部和部分退休党员干部;市各援外前方工作机构、市政府各驻外办事处党员干部(通过视频参加);市国内合作交流服务中心党员干部参加会议。
杨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史学底蕴、卓越的洞察力与分析能力,从全球和历史视角深入剖析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及对口支援工作的深远意义,解读了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主要精神,并对未来对口援建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报告赢得了与会领导与嘉宾的认可,现场氛围热烈。
会上,杨教授从全球视角深入剖析了世界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指出多民族国家是常态,民族问题广泛存在,解决这一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从历史视角来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自夏商时期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至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处理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她进一步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最后,杨教授对未来的对口援建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完整地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精神,牢牢把握援助地工作的总体目标,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持之以恒地推进对口援建工作,为实现援助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贡献;因势利导,动态调整策略;以人为本,提升援助工作的实效;通过创新手段提升对口援助的效能等。
杨惠玲教授作报告中
沪江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探索具有理工科大学特色的人文素养通识教育体系及美育工作体系,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学院积极践行高校服务社会使命,持续鼓励教师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凭借深厚学术素养,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决策咨询服务,以实际行动彰显高校的责任担当,为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强劲的智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