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事业就是我的事业”: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的中国情

发布者:沪江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8浏览次数:10


1028日上午,上海理工大学《中外文化十讲》通识课堂迎来了一场特别的讲座。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陈永弟为150余名研究生讲述了中国工合运动创始人之一、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的传奇一生和深厚中国情,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工合委员会与中国革命事业的深厚渊源。

六十载相伴:路易·艾黎与中国的深厚情缘

1927421日,路易·艾黎乘坐“卡卢鲁”号货轮抵达上海十六铺码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自此,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工作、生活了整整六十载,用一生书写了对中国的挚爱。

陈永弟副主席从“路易艾黎的人生历程”、“路易艾黎的历史贡献”和“路易艾黎精神的当代启示”三部分,全面回顾了这位伟大的国际友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艾黎一生未婚,但却收养了很多中国孩子;他不仅组织工业合作社、兴办教育,更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与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下了深厚友谊。




梦想的起点:路易·艾黎与上海的“红色”记忆

路易·艾黎与中国的关联,正是从上海开始的。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中国人民的感情,以及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都始于他最初在上海的十一年青春岁月。

艾黎精神,也正是在上海萌芽起步。他认同党的正义事业,积极为其矢志奋斗。位于上海愚园路2213154号的艾黎旧居,在外国租界内,曾是掩护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据点和避难所。如著名红军将领、“兵工泰斗”刘鼎就曾在这里得到他的帮助和庇护,刘鼎要赴西安游说张学良抗日之际,艾黎还专门为他置办了一身体面的行头。



从“工合”到“友谊之桥”:路易·艾黎的贡献

路易·艾黎的贡献得到了中国人民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1977122日,邓小平同志亲自为艾黎举办80寿诞,并在祝词中评价道:“有千千万万,像艾黎同志那样五十年如一日,在我们艰苦困难的时期,在我们创业的时期,在我们胜利以后,始终如一地为中国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受到中国人民理所当然的尊敬。”

新时代,路易·艾黎更是承载着促进中新友谊的新使命。2017420日,在路易·艾黎120周年诞辰前夕,习近平主席给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回信,提到艾黎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为中新两国人民架起了友谊之桥,并肯定了他与宋庆龄、斯诺等发起成立的工合国际为支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艾黎精神的当代启示

陈永弟副主席总结指出,路易·艾黎的一生是国际友人被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斗争精神所感染的一生,其精神内核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是国际主义情怀,这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共同体思维”;其次是艰苦奋斗精神,这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韧性密码”;再次是扎根人民立场,这是社会治理与发展的“根本遵循”;实干创新品格,这是时代发展的“核心动能”。

陈主席指出,路易·艾黎以“中国的事业就是我的事业”的信念,用行动诠释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成为中新友谊的象征,他的精神也将继续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