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导航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文化素质教研部
音乐系
对外汉语教研部
学院办公室
留学生辅导员办公室
师资队伍
文化素质教研部
音乐系
对外汉语教研部
教学科研
教学工作
科研成果
院务公开
院务公开
规章制度
文件下载
党群工作
党务工作
党务公告
党建动态
理论学习
工会之家
民主管理
工会活动
学生工作
活动风采
学生管理
文件下载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动态
中外合作项目
招生就业
汉语言预科
国际交换生
课程内容
就业指导
学院新闻
MORE
“美育十讲”高水平讲座式课程在我校开讲
9月13日晚,由沪江学院主办的高水平文化通识讲座式课程“美育十讲”在军工路校区第一教学楼400正式拉开帷幕,本课程的第一场讲座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汪涌豪教授主讲,讲座的题目是《中国人的审美》,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150名学生选课并聆听了此次精彩讲座。汪涌豪教授指出,从“美”字的构成来看,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是不脱自然,不脱日常,可以用感官来感受的,这样一种认识贯穿于中国人对艺术、对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评价。这就与西方从比例、光色、材质等方面判断美是不一样的。汪教授说,中国人对美感的态度,从《周易》这部著作就开始确立了。从《周易·咸卦》卦辞和彖传来看,审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进入、互动,然后产生共感。与其说中国重表现、西方重再现这样大而无当的话,不如说中国文化重心物感应。“咸卦”的卦辞以“咸”表示感通,“咸”字无“心”,暗示了最高明的感是无心之感,是纯粹的感,没有一丝作意。汪教授从美与丑、虚与实、巧与拙、静与动、浓与淡、神与形等概念范畴的比较中指出,就艺术创造来说,不求美则得美,求美反而不得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唯道集虚,虚能传神,中国审美重虚甚于重实,重静甚于重动,重淡甚于重浓,
上海理工大学美育中心召开第一次主任会议
09-13
聚力共进,开拓创新 ------沪江学院举办庆祝教师节座谈会
09-08
沪江学院组织学生赴北欧三国参加第八届北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07-1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一行访问沪江学院
07-10
沪江学院组织教职工聆听大提琴家李垂谊的音乐会
06-16
通知公告
MORE
20
2023-09
关于举办2023年“沪江杯”大学生书法比赛的通知
06
2023-09
关于《美育十讲》讲座式课程开讲的通知
19
2023-06
《北欧创新、创意与创业》(第八期)项目公示
12
2023-04
关于举办上海理工大学第七届“沪江杯”诗词大会的通知
教学科研
MORE
美育十讲第二讲“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绘画与造型艺术”举行
09-21
“美育十讲”高水平讲座式课程在我校开讲
09-14
沪江学院举办“漫谈美学与形式”讲座
05-25
沪江学院举办“美的边界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主旨”讲座
05-15
“灵长类动物交流与人类手势沟通:多模态语言研究带来什么?”讲座举行
04-18
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一行来沪江学院交流研讨
04-03
留学生工作
MORE
2023级国际新生开学典礼成功举办
09-08
沪江学院召开2023年国际学生毕业欢送会
06-30
劈波斩浪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上理留学生龙舟队参加第十三届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龙舟赛
06-12
我院举办中英文双语交流活动
03-24
《北欧创新、创意与创业》项目第八期报名通知
03-15
国际学生“感知中国·品味苏杭”文化体验活动顺利举行
03-09
美育在线
MORE
沪江风采